大家也不仿看一看....
像在向分享一下简单的身体语言.......可能对我对你都有帮助!!
手的玄机
观点倾向——手势不是“白做的”:
只要对一个人谈论某个观点或意见时的手部动作稍加观察,就能发现他对该观点的态度。如果在开会讨论某个观点时,你发现坐在对面的 同事在发言时,辅以右手来做辅助手势(左撇子正好相反),你就可以基本断定他对该观点持赞同的态度——因为手势不仅可以吸引对方注意,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 谈话的效果。手势的动作幅度或力度越大,说明对该观点的倾向越大。
期望度——手掌相互摩擦:
这样的动作有两层含义:除了对眼前事情有较高的期待度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玩骰子时,如果期望出现一个好点数时,往往都会把骰子在手掌间搓几下再投出去;另外就是对眼前事物的有着一定把握性,在许多文学作品的描写中,踌躇满志的人总喜欢做出双手摩擦的动作。
当然,和西方人相比,我们做这样的动作不会非常明显,往往会以双手相握的方式来掩盖,而摩擦的部位大多是手掌边际或拇指下方的部位。
当然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,如果有人因为天气冷而搓手,可千万不要理解成这样的含义。
自信的姿态——指尖相对:
和手掌摩擦相比,一个人如果做出双手指尖相对动作,则更加清楚地表明:此人对某事胸有成竹,或者是自信度非常高。细心观察的话, 会发现这种手势经常出现在上级和下级对话的场合。如果有人就某个问题做出这样的手势,你就应该知道对方比较有把握了。而一个人在指尖相对和手指交叉的动作 中频繁地变换,则表明了这个人处于一个对事态进行衡量、评估的状况。
抉择时刻——手指摩擦手掌:
处于怀疑或需要抉择的情况下,人们通常会不自觉地用手指去搓或者去抠手,最典型的行为就是手握成拳状,拇指与其他手指搓动,或双手相握时,用一只手的拇指搓或轻抠另外一只手的手掌心。根据心理学的研究,这种手部方式的接触往往有安慰大脑、减压的功效。
思考或是敷衍——手部支脸:
这个动作我们经常能够在听课或是开会时见到,但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。如果你的同事在你发表意见时,将手放在下巴或者脸颊处,同 时食指、中指竖立紧贴面颊或是抚摸下巴,则说明这个人正在分析思考你的话语。但如果他对你的话题失去兴趣,却又不得不表现出感兴趣时,你会发现,支撑的部 位会发生变化——不再是手指,而是手腕。
腿脚从不说谎
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的脸部非常在意,而且会有意识地控制面部表情和头部姿势。但大部分人对腿部和双脚的动作却不太关注,所以很少有人会考虑掩饰或者伪装这部分的肢体动作,所以,当想了解一个人的想法时,腿脚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。
腿部先放松
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,如果当下的事情与自身无关或者是气氛非常轻松时,往往腿部都会先放松下来。留意一下谈判或者是开会场合,当一个人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,往往第一动作就是将蜷起来双腿向前伸直,这样身体能够得到最好的放松。
脚的方向
脚部转动的方向,尤其是脚尖的方向是表明对方是否想要离开的最好信号。与人交谈时,如果发现对方的脚不再对着你,而是向另外一个 方向转动时,自己就要识趣的意识到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了。如果有人在与你谈话时,脚尖却不自觉地向某个方向转动,你就要明白,此人是想要离开了。如果你发 现,对方的脚在不停地转向摆动,则说明对方可能不情愿离开,但不得不走。
脚尖或者脚跟着地
生理学研究发现,当人的情绪高涨时,身体会不自觉地做出背离重力方向的动作。典型例子就是人极度高兴时,往往都会跳起来。所以无 论是脚尖着地、脚跟抬起,还是脚跟着地、脚尖抬起,都是个人积极情绪的表现,尤其是女性表现的最为明显。如果一位女性在接打电话时,如果脚跟着地,脚尖却 向上抬起,你就可以基本断定,电话的内容绝对是正面信息。
腿脚叉开
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,叉开双腿,都能使人的身体姿态看起来更加稳重。其实这也是一种强烈的信号,显示出当事人的态度会较为强硬,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的腿从并在一起到叉开,你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人越来越不高兴。
脚踝搭在膝盖上
我们经常能够见到,人们摆出将一只脚的脚踝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的坐姿,尤其是许多男性非常喜欢采用这种坐姿。根据相关研究,这 种坐姿不仅能体现自己的自信和地位,同时也能显得放松,而其背后表现的出往往是不服输或者争胜的态度。留心如今许多明星访谈节目,就会发现不少大牌男性演 员都会做出这样的坐姿。
前文谈到了一些人们常见肢体姿势的情绪含义,但是,在判读一个人的肢体情绪时,千万不能仅仅根据一个动作就轻易地做出结论,一般说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:
原则一:连贯地理解
没经验的人经常会犯一个最致命的错误:将每个表情或动作分离开来,在忽视其他相联系的表情或动作以及大环境的情况下,孤立、片面地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。如果你想获取准确的信息,就应该连贯地来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。
原则二:不要忽视语言
一定要意识到,观察肢体语言仅仅只是一种方法,并不意味着在观察肢体语言的同时,就可以忽略对方语言的重要性,两者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。
原则三:结合环境状态
对所有动作的理解都应该在其发生的大环境背景下。前文就曾经举例过,在冬季室外,一个人搓手未必是有期望度,很可能是因为太冷。
原则四:注意一些习惯性动作
由于各种原因,有一些人的肢体表情未必符合我们经常见到的动作,但总是会表现出一些习惯性的动作,所以也要留心这些习惯性动作。
你学会了吗?? 我学会了一点点...满好玩的!!!
“语言只占了沟通的7%,而肢体语言却占了55%”
- 不要双手环抱在胸前或者翘二郎腿。
- 保持眼神交流,但是不要盯着别人。
- 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,双脚不要紧闭,显得有自信。
- 放松你的肩膀。
- 当听别人发表意见的时候,轻微点头表达对演讲者的尊敬。
- 不要作风懒惰,弯腰驼背。
- 如果对别人的演讲很感兴趣,前身可以轻轻前倾表示自己的兴趣。
- 微笑,讲一些笑话让对话环境更轻松。
- 不要不断地触摸自己的脸,这只会让你觉得紧张。
- 保持目光平视。不要把目光集中在地上,给别人一种不信任的感觉。
- 放慢速度可以让你冷静,减少压力。
- 不要坐立不安。
- 与其让你的手左右摆动或者触摸自己的脸,不如让你的手加入对话中。但要避免适得其反。
- 不要把手维持在胸前,尽量放在脚的两侧,否则会让听者觉得你显得拘束。
- 最后,一定要保持好的态度。
用肢體語言向對方-- 致敬(SALUTE)
- 面帶微笑(Smile)
- 肯定對方(Affirm)
- 傾身靠近(Lean toward)
- 放鬆姿態(Unlock posture)
- 輕碰觸摸(Touch)
- 眼神交流(Eye contact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